- 2022-06-17 发布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如何更好的开展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题研究案例
如何更好的开展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题研究案例 单位:古冶区存柱小学姓名:孙金萍 一、 主题的生成《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但是学习英语时,如果不了解这一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许多专家认为,即使在小学阶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语法教学。小学生学习语法的具体作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使其在学习语言特别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有些语法意识。利用语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在语言输出(说、写)的时候,尽可能提高其准确性。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既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让孩子掌握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我们认为,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将语法教学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语法知识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根据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语法教学生动起来,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针对小学教学中有关语法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进行了这项主题研究。二、 研究过程A.寻求理论支持我们学习了《英语课标》二级语言知识目标中对语法知识的描述,小学阶段语法教学包括的具体内容,学习了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及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总结了语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其掌握枯燥的语法知识?教师应该怎样提出语法现象,讲到何种程度才更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如何对待学生口语表达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进行的热烈的讨论。使我们认识到: 1.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包含语法规则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去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它注重语言的meaninganduse;强调语言实践活动。2.侧重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展示语法规则并举例说明,然后由学生将展示的语法规则运用于新的语言环境;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它注重语言的form。3.让学生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meaningfulcontext)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在学生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4.归纳语法要注意循序渐、适度适量。归纳要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年龄段,要严格考虑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接受程度,课本出现什么,就归纳什么,不能无限拓展。B.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在对语法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后,我们开始了课例研究。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多种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通过实物展示,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梯度”任务,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三、课例研究授课教师:孙金萍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Lesson20Tomorrowwewillworkandplay是冀教版小学英语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课,本单元LiMing、Jenny和Danny尽情享受夏季的各种活动,并且讨论他们的暑期计划,同时本单元还学习will结构的一般将来时。本课主要是新授will结构的一般将来时并使学生能简单运用该时态进行表达。(二)学生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描述夏天的活动,此时学习用一般将来时表达各种活动和计划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学生对夏天充满期待,乐于进行表达。同时该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语言提炼、归纳和总结能力,但还有待提高和加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读、写、说出并且听懂)下列词汇:will,skip,fly,very,park.2、 使学生了解will结构的一般将来时,能用will对begoingto进行替换并能用这种时态进行简单表达。3、 拓展学生了解will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Yes,Iwill.No,Iwon’t.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能通过感知,模仿进而归纳will引导的一般将来时的语法现象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表达。2、 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同时,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2、 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摒弃不良的行为,更加热爱环境,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1、will引导的将来时态。2、能用这种时态进行简单表达。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ClassOpeningandReviewKeyConcepts1、 Greetings2、Play“Charades”.1、Introduce“fly,”“skip,”and“very”withrealequipment.T:Look,boysandgirls,what’sthis?T:Yes,it’sakite.Iliketoflyakite.Doyou?Canyoufly?T:What’sthis?T:Myfavouritesportisskippingwithaskippingrope.What’GreetingsPlaythisgametoreviewactionphrases..Answerteacher’squestionsandlearnthesewords.S:It’sakite.S1:IliketoS2:IliketoS3:No,Ican’t.S:It’saskippingrope.S1:Myfavouritesportis通过简单的问候,稳定学生的情绪,将注意力转移到英语课堂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这个游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复习了各种动词短语,同时也为本课的新授内容做了铺垫.通过实物及动作演示再加上师生的简单交流不仅使学生能更加轻松的掌握并应用这些词汇进行表达而且使课堂上始终有一种轻松的氛围。 syourfavouritesport?Cometothefrontandskip.Demonstrate“very”byskippingfastandskippingfastandthenveryfastasIsaythewords.2、Introduce“park,”and“will”withquickpicture.Andleadadialoguesuchas:T:Iliketoflyakiteandskipwithaskippingropeinthepark.Doyouknowthepark?Nowlookattheblackboard.Iamgoingtodrawapark.Butwhat’sinthepark?Canyouguess?T:Yes,Iwilldrawsometrees.T:Yes,Iwilldrawsomeflowers.…T:Nowthereisabeautifulparkontheblackboard.TomorrowIamgoingtoflyakiteinthepark.Yes,Iwillflyakiteinthepark.Whatareyougoingtodotomorrow?T:YouwillCanyousay:IwillT:Youwill3、WritethesentencesActtheactionwords.Saythedialoguewithteacher.S1:Youaregoingtodrawsometrees.S2:Youaregoingtodrawsomeflowers.S3:S4:…S1:IamgoingtoS1:IwillS2:Iwill…Comparethesentencesinpairs.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去感受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习得了新授的语法知识,使学生对语言的意义与语言的使用语境有一个整体感知。在学生对新的语言现象有一定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模仿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新授语法知识的理解,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 ontheblackboard.Getthestudentstocomparethesentencesinpairs.4、Sumupthat“will”isanotherwaytosay“goingto”.5、Play“substitutequickly”withtheCAI.Substitute“begoingto”with“will”(part1)6、Whatwillyoudotomorrow?Willyouplaysports?Willyoulistentotheradio?...Saytheanswerswithapuppy.P:Yes,Iwill.Iwillplaysports.P:No,Iwon’t.Iwillnotlistentotheradio.T:Canyouanswer?7、Tomorrowwewillworkandplay.ButLiMing、JennyandDannywillgotothepark.Whatwilltheydo?WhatwillDannydo?Let’slistentothetape.Thenaskthestudentsopentheirbooksandcompletethelisteningcomprehension.Writetickorcrossontheiranswerpaper.Playthisgame.Saythemafterthepuppy.S1:Yes,Iwill.S2:No,Iwon’t.…Listentothetapeandcompletetheexercises.Answerthequestions.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例句,初步归纳出will的意思和用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对学生归纳的语法规则给予客观的评价和补充.通过替换练习使学生能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该语言点。手偶的使用使学生对will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Yes,Iwill.No,Iwon’t有所感知和了解。做为本课知识的拓展,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逐步深入的讲解和练习。通过听录音前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听,使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有所感知。并通过完成听力判断题使学生能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ClassClosing8、Askthevolunteerstoanswerthequestions.9、Dividetheclassintosmallgroups.Askeachgrouptomakeupadialogueaboutgoingtotheparktomorrow.10、Getthestudentstoactthedialogue.UsetheactivitybookPracticeingroups.Actthedialogue.Dotheexercisesaboutthislesson.通过小组情境对话操练使学生对本课所学能有一个融会贯通的运用,使本课知识在具体操练中得到巩固和掌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提高的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案例研讨:1.孙金萍老师的个人反思本节课是典型的语法教学课,为了让学生轻松学会本课知识,我积极创设真实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多种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教学设计体现学习语言是为了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的原则。如本课中在学生学会了will结构的将来时后让学生小组编排以明天去公园为内容的对话,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的共同参与,情境交流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什么叫“用英语做事情”。这样就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实践中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话、交流、讨论来达成理解,形成共识,逐步建构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技能,从而培养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激发、调动、保持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2.集体研讨:赵冬英: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英语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努力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用简笔画、直观教具、身体语言、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英语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李玖玲:注重过程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运用简笔画创设语言情境,将抽象的语法教学形象化,有效地调动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的语言现象有一个直观的感知,然后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让学生在玩乐中轻松学会语法。同时为了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提高运用的准确性,适时适量的进行了归纳点评。彭国兰:提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是对于学困生没有给予过多关注。赵冬英:设定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进一步操练,巩固。运用各种真实有效的情景或模拟情景(实物、图片、图表、动作、表演、游戏、幻灯、投影等)来呈现,比较、归纳出相应的语法知识,而且总结的很简洁,没有进行无度的拓展。彭国兰:以新带旧,使情境丰富而不生疏,综合而无难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借助游戏激发情绪,加强印象,巧用现场素材增加实感。案例总评:李玖玲(存柱小学教导主任) 小学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必不可缺的内容,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时刻都包含了语法规律。语法能力是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保证。本案例充分展现了语法教学的方式方法。如本课中通过简笔画的情境展示就避免了脱离语境直接讲授、解释语法规则的现象。而且是根据主题设计合理的真实的语境,同时借助游戏激发情绪,加强了印象,这种以旧带新,使情境丰富而不生疏,综合而无难度。让学生去接触、感知,从中找规律,然后尽可能简洁的对语法规则进行了总结。而且归纳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年龄段和接受程度。注意了循序渐进,适度适量,让学生逐步消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感悟后先总结、归纳,最后由老师补充和强调。课本出现什么就归纳什么,没有进行无限拓展。一次活动很难把一个问题研究清楚,可以围绕同一问题多次研究,建议尽量把主题教研活动的研究结果,通过课例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体现出来,以共享研究成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