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读书名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神话故事读书名言

斑竹泪斑竹一枝千滴泪,这是我从小就记得的一句词。湖南洞庭湖君山岛上,有一片茂密、翠绿的竹林,这片竹林的竹杆上布满斑斑点点的印迹,恰似泪痕,名为斑竹。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在此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留下斑斑泪痕,故后人将其称为斑竹。明知舜帝已死,不可再见,娥皇女英偏要苦苦追寻,以至以身相殉……据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尧之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久悉为之斑,亦名湘妃竹。”关于斑竹的诗句也有很多,最具代表的是刘禹锡写的《竹枝词》:“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今湖南宁远县九嶷山),是为零陵。”相传,舜帝南巡后,他的娥皇、女英两个妃子见夫久出未归,就四处寻找来到了洞庭湖湖心的君山岛,此时舜帝崩殂的噩耗传来,二妃不禁肝肠寸断,恸哭殉情,溺身洞庭,死后葬于君山。临死前,二妃将最后的眼泪撒在了湖心君山岛的竹子上,从此,斑斑泪迹凝结成朝露,点点滴滴浸透君山竹,从此,这君山竹竟化成斑竹,日日年年与二妃一起悲恸泣涕,朝朝暮暮,相伴千年。 妈妈说这就是人们说湘女多情的来源了。人生无痕,真爱有迹。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是天神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所生。但在她出生之前,在与宙斯的斗争中失败的盖亚诅咒说墨提斯所生的儿女会推翻宙斯,疑心很重的宙斯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在雅典娜出生的时候,宙斯害怕盖亚的诅咒会灵验,便将她整个吞入腹中。但没过多久,宙斯得了严重的头痛症,许多精通治疗术的天神都对他的病毫无办法。天神宙斯最后实在头疼得没有办法,只好要求火神赫菲斯托斯打开他的头颅,以解决这个问题。火神运用神力打开了宙斯的头颅。令奥林匹斯山诸神惊讶的是:一位体态婀娜、披坚执锐的女神从裂开的头颅中跳了出来,光芒照亮了整个奥林匹斯山。她拥有宙斯一般的力量,而她那与生俱来的神盾埃吉斯也是神力惊人,二者结合,她的实力就超过了奥林匹斯的所有神。她是最聪明的女神,是智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她就是女战神与智慧女神雅典娜! 护花鸟的传说很久以前,青城山就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美中不足的是,山上一朵花也没有。住在山上的七姐妹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一趟趟从山外带回各种各样的花籽和花茎细心栽培,慢慢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盛开在了青城山上。可是有一天,坏财主带着狗腿子们进了山。他们在花丛中横冲直撞,挑那最好看的花挖出来打算带回家。眼看着心爱的花丛被弄得七零八落,美丽的鲜花被随意糟蹋,姐妹们的心都伤透了。气愤的七姐妹抡起采药的锄头纷纷向坏财主砍去,那可恶的坏财主恼羞成怒,下令将七姐妹绑起来抢回家,眼看逃生没指望,七姐妹一齐纵身跳下了悬崖。七姐妹的哥哥正在山里砍柴,听到喊声立刻赶了过去,可可狠的财主早已逃之夭夭。哥哥急忙攀到到崖下去寻找,可哪里有妹妹们的一点儿踪影!忽然一阵微风拂过,花丛中又七朵洁白的花儿向他点点头,哥哥一下明白了:妹妹们化成了七朵花儿。从此,哥哥日夜守候在妹妹们的身旁,他不要任何人再来糟蹋这七朵花儿。为了将妹妹打扮得更鲜艳,他买来五彩颜料小心地涂在花瓣上,可当颜料涂了五六种,突然发现单单少了红颜色。       可哥哥身上一文钱也没有了,他只好咬破手指将鲜血涂在花瓣上,等到所有花儿都染完,他无力地倒在了花朵旁。死后的哥哥化为护花鸟,整天飞翔在百花中,它用清脆的声音不停地唱“折我花!莫折我花!”风雨桥的传说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培冠大哭大骂,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小木桥早已 被浪涛卷走了。众人胆战心惊。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顿时,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成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冲向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原来是那只鼓楼顶那么大的黑螃蟹。黑螃蟹慌慌张张逃跑,爬到悬崖三丈高。花龙下到水里翻跟头,龙尾一摆,又把螃蟹横扫下水来。这样几个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尽,摇摇摆摆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挡住花龙。可是花龙一跃而起,张口喷水,喷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花龙紧紧追到水底后,浪涛翻滚着便顺河而下,这时再也看不见黑螃蟹露面了。后来,在离河湾不远,露出一块螃蟹形的黑石头,就是花龙把螃蟹精镇住的地方。这块石头,后人称它为螃蟹石。等到河面平静之后,听见对面河滩上有个女人的声音在叫唤。布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布卡叫了几个人马上游水过去。上岸以后,培冠对布卡说:“多亏花龙搭救啊!”大家这才知道是花龙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龙。这时,花龙往上游飞回去了,还不时向人们频频点头。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侗乡。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空中长廊式的大木桥建成以后,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典礼,非常热闹。这时,天空中彩云飘来,形如长龙,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 ,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回龙桥。有的地方也叫花桥,又因桥上能避风躲雨,所以又叫风雨桥。梁祝的故事越州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於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杭州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杭州念书的芜州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义结金兰,一同前往杭州。  在杭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 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白蛇传传说“白蛇传”是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反封建的爱情悲剧。人们对悲剧女主人公的爱称是白娘子。据说,她原是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在深山中修炼了一千年,能变人形。由于不甘山中修行的寂寞生活,化为主婢,取名白素贞和小青儿,来到了繁华锦绣的西子湖畔,寻找人间的自由幸福生活。桃红柳绿的清明时节,杭州城里一个药铺伙计许仙去灵隐附近上坟。归途风狂雨骤,难以步行,只得在断桥雇船回家。白娘子和青儿相中了年青的许仙。白在桥边要求搭许仙的船回家,许仙慨然允诺。在涌金门上岸时,雨不停,许仙将伞借给了她们主婢俩,自己淋雨回城。第二天,许仙如约前来白家取伞,受到了盛情接待。终于由小青说合,二人当晚成婚。故事原是这样发展的:成婚缺少费用,由小青施展法术,盗得钱塘县的官库银两,第二天就被发觉了。许仙被捕,发配镇江。白娘子和青儿最后也赶到镇江,找到了许仙。他们开了一爿药店,施舍药物,为人看病,很受当地人欢迎。生活非常美满。镇江金山寺 住持法海,是个神通广大的和尚。他知道白娘子的来历,认为江南佛地,岂容妖孽栖身?!于是借化缘登门挑拨离间。许仙原先根本无法相信自己的爱妻会是白蛇的化身。但经不起法海苦劝,终于在端午节这一天,硬让白娘子饮了雄黄酒。结果,揭开了罗帐,妻子果然变成了白蛇。许仙晕倒在地,性命垂危。白素贞醒来,不顾千难万险,上蓬莱仙岛盗取仙草救治许仙。许仙病愈后又受了法海的挑拨,上金山寺还愿。法海要许仙随他出家,并软禁了他。白蛇前去索夫,百般哀求无效,反遭辱骂。她和青儿无可奈何,于是就发动了虾兵蟹将,将长江倒流,水漫金山。法海也召来了天兵天将镇压。经过一场苦战,白娘子因为怀有身孕,终于败下阵来,和青儿遁回杭州。许仙趁双方混战之际也逃回杭州,和白娘子、青儿在断桥邂逅重逢。白娘子责备许仙轻信;青儿则恨许仙负心,举剑要杀他。后许仙自认错误,三人言归于好,把仇恨集中到法海身上。由于白将分娩,大家一起到许的姐夫家安身。这就是著名的《断桥相会》。白娘子生了男孩许仕林,正在喜庆满月时,法海赶来了。他祭起金钵,把白蛇镇压在雷峰塔下,宣称要待塔倒时才许她重见天日。但在“钵”,青儿逃走了。她在山中修炼了许多年,学得一身法术,终于推倒了雷峰塔,救出白蛇,一起升天。被打败的法海无处容身,只得躲进蟹壳。——吃螃蟹,剥开背壳,里面有个“头和尚”据说,它就是法海。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为乐趣而读书。——毛姆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王梓坤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鲁迅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9、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0、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21、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22、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23、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2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6、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27、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28、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29、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30、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3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32、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3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35、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3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7、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38、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3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5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5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56、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5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58、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9、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60、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6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62、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6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6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65、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66、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6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68、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69、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7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7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7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3、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74、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7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76、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宋)欧阳修  77、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78、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对联集锦》  79、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对联集锦》  80、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81、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萨迪  82、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8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培根  84、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85、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中国历代文集。——蔡尚思  8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87、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英国谚语  88、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89、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  90、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91、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菲尔丁  92、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93、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9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9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96、读书贵有用;树德莫如滋。——《对联集锦》  97、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罗斯金  98、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9、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00、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清)胡达源  101、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普希金  102、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103、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