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今名医名句大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外古今名医名句大全

名医名句南丁格尔,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白求恩扁鹊华佗像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张孝骞-我国著名临床医学家)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蔡元培《运动的需要》身勤则强,逸则病。蔡锷《序及按语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风为百病之长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程杏轩《医述•药略》必先岁时,勿伐天和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金翼匮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见病医病,医家大忌!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明•周慎斋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至真要大论》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张仲景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清•章虚谷《医门棒喝》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寸尺弱,勿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景岳全书•寒热》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三消》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症者征也,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积•聚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积血聚气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心肾•虚寒虚热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表•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心肾•虚寒虚热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表•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四总穴歌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清•唐容川《血证论》血不利则为水。——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后天资生,纳谷为宝。——张锡纯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怪病是痰,十居***。——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湿邪为病,缓而难知。——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张子和《儒门事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王旭高《王旭高医案》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宝辉《医医小草》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喻昌《寓意草》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周学海《读医随笔》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程杏轩《杏轩医案》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先秦扁鹊见《医述》--------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唐孙思邈--------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卷十四治病》--------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元朱震亨《局方发挥》--------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清刘仕廉《医学集成》--------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清曹仁伯《琉球百问》--------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明孙一奎《赤水玄珠》--------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近代冉雪峰--------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终始篇》“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清•叶天士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清•王三尊《医权初编》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针灸大成>>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鲁迅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中医辩证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清.杭世骏--------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明.李榳《医学入门》--------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裏,一身不痛。--------明.汪昂《医方集解》--------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明.李榳《医学入门》--------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清.程杏轩《医述》--------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医述》--------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仰止弥高,钻之弥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取法乎中,得法乎下上医医人,中医医病,下医害命?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无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大医精诚大医精诚"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杏林春暖""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悬壶济世”《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人生不过三万天,恩恩怨怨只等闲;功成名利随它去,只要健康是本钱。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陶行知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华健康的开始在于知道自己的疾病,在于愿意服医生开给他的处方。——塞万提斯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有健康即有希望,有希望即有一切——印度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  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荀子  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张衡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苏轼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不自戕贼夭阏,而尽其天年,比自古圣智之所同也。──欧阳修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谢灵运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韦应物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  壮志因愁减,衰容与病俱。──白居易  少睡眠则神自澄。──王阳明  凡是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徐特立  革命,要能力也要体力,为了革命,可以牺牲生命;为了革命,又必须有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长存。──谢觉哉  健全自已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周恩来  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梅兰芳  欢乐就是健康,忧郁就是病魔。──哈利伯顿  保持一生健壮的真正方法是延长青春的心。──柯林斯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清洁空气;二、澄清饮水;三、流通沟渠;四、扫洒屋宇;五、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长期的心灰意懒以及烦恼足以致人于贫病枯萎。──布朗  长寿之道在于我有快乐的性格。──阿巴斯?哈萨  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拜伦  谁要想寿命和钱财两旺,请您从今天开始即早睡早起。──拜伦  平平静静地吃粗茶淡饭,胜于提心吊胆地吃大酒大肉。──伊索  早眠早起,使人健康、富有而明智。──富兰克林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帘与眼睛的关系。──泰戈尔  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培根  酩酊是暂时性的自杀。──罗素  身体健康,起居有节,能延年益寿。生命没有节制,往往缩短生命。──塞万提斯  休息乃劳动者之妙药。──彼得拉克  溺死在酒杯中的人多于溺死在大海中。──福莱  生命在于运动。──卢梭  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柯蒂斯  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没有煞车的汽车,极为危险。而不知工作的人,则和没有引擎的汽车一样,没有丝毫用处。──福特  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痛苦的事情。──列夫.托尔斯泰  你每天一定要抽出一两小时散步。这样埋头用心做功课,会损害健康的。──列宁  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斯宾诺莎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木村久一  身体健康者常年轻;无负于人者常富有。──玛尔托夫特  身体是你终身必须携带的行李。行李超重越多,旅程越短。──A.H.G.  欢乐就是健康,忧郁就是病魔。──哈利德顿  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普希金  旷达的人长寿。──莎士比亚  只有活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斯宾塞  器官得不到锻炼,同器官过度紧张一样,都是极其有害的。──康德  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但健康只有一种。──白尔尼  散步能促进我的思想,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力才会开动起来。──卢梭  节制是最好的医术。──博恩  理智的全部乐趣,官能的所有快感,皆寓于健康、清静和生活富裕之中。但是健康唯独和节制并存;而清静,呵,美德的所在,你无需异物作伴。──蒲柏  大夫不能治病,只能帮助有理性的人避免得到病而已。人们倘若正规地生活,正当地饮食,就不会有病。──萧伯纳  节制和劳动是人类的两个真正医生。──卢梭  有这么三位医生:第一位叫节食,第二位叫安静,第三位叫愉快。──毫厄尔  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契珂夫  健康是人的第一幸福,第二是温存的秉性,第三是正道得来的财产,第四是与朋友分享快乐。── 罗?赫里克  乐观是养生的唯一秘诀,常常忧思和愤怒,足以使健康的身体变成衰弱而有余。──屠格涅夫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马克思  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乔治?桑  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心不活动精气立清。──达?芬奇Firstwealthishealth.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Emerson爱默生  Happinesslies,firstofall,inhealth.  快乐首先在于有健康的身体。——G.W.Curtis柯蒂斯  Cleanlinessisnexttogodliness.  清洁仅次于圣洁。——FrancisBacon培根  Carekilledthecat.  忧伤足以致命。——WilliamShakespeare莎士比亚  Earlytobedandearlytorise,makesamanhealthy,wealthyandwise.  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BenjaminFranklin富兰克林  Healthisbetterthanwealth.  健康尤胜于财富。——Ray雷  Ahealthymindisinahealthybody.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Juvenal朱文奴  Onehour’ssleepbeforemidnightisworththreeafter.  午夜前一小时的睡眠等于午夜后睡三小时。——Herbert赫伯特  Preventionisbetterthancure.  预防胜于治疗。——Dickens狄更斯  Sicknessisfelt,buthealthnotatall.  疾病是可以感觉到的,但健康则完全不觉得。——T.Fuller富勒   Healthisthethingthatmakesyoufeelthatnowisthebesttimeoftheyear.  健康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使你感到现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FranklinP.Adams亚当斯  Cheerfulnessisthebestpromoterofhealth.  快乐最利于健康。——ThomasAlvaAddison爱迪生  Onecannothelpbeingold,butonecanresistbeingaged.  一个人无法不变老,但是他可以抵制衰老。——H.L.Samuel塞缪尔  Amanneedsapurposeforrealhealth.  一个人需要有一个目标来达到真正健康。——SherwoodAnderson安德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